羊枯从江陵退兵之后,觉得要战胜东吴,单从军事上考虑问题是不够的,还要争取人心。因此,他在荆州务修德信,以怀吴人。他宣布投降过来的吴人,如果愿意回去,不加限制。有一次,他领兵行军到东吴边境,粮食缺乏,收了东吴的庄稼,回来之后,按照粮食所值,送绢作为抵偿。他领兵在边境打猎,如果猎物先为吴人所伤,而被晋兵获得,要送还给吴人。羊枯这些做法,使东吴边境军民院服*羊枯对陆抗也抱着友好的态度。陆抗对此也表示欢迎。陆抗对羊枯很敬重,二人经常有往来,彼此都很了解和信赖。陆抗给羊枯送酒,羊枯饮之不疑;陆抗有病,羊枯送来药品,陆抗也毫无顾虑地服用。陆抗对部下说: 被(指晋)专为德,我(指吴)专为暴,这是不战而白服。我们要维持和好,各保分界。孙皓听说双方很友好,责问陆抗。陆抗解释说: 一邑一乡都不可以元信义,何况一个大国呢?我不这样做、就是显露对方之德,对羊拈毫无伤害。273年,陆抗任大司马、荆州牧,次年病重。临死前,陆抗又上书孙皓,劝他加强西陵、建平地区的防务,防止敌人泛舟顺流而下。不久,陆抗抱着不能挽救孙吴的遗憾之情,与世长辞了。
276年,晋武帝司马炎以羊枯为征南大将军。成都,上书请求伐吴。他提出理由说:
九是靠险阻得以保全的,是由于双方势力差不多。如果强弱悬殊,虽有险阻,也是保不住的。蜀汉地势不是不险要,我军一进攻,藩篱并没起多大作用,一直拿下成都,这是因为他们没有足以相抗的力量。现在,东吴江淮险阻不如剑阁,孙皓残暴过于刘样,吴人困苦甚于巴蜀。我们晋军的力量则盛过往时,应该趁这个时候平定东吴,统一海内。如果我们各路大军齐下,东吴防不胜防,突破一处,上下就要震动,虽有智能之士,也很难找出对付我们的办法。孙皓任情多忌,将领疑惧于朝廷,士兵困苦于原野,平时都想离去,大兵一到,必然有响应我们的。他们不能齐心合力,拼死抵挡我们,这是可想而知的。不用多久,我们就能取得胜利。
羊枯的分析是有道理的,司马炎很赞同。但由于朝臣意见不一致,杜预、张华等赞成羊枯意见,贾充、苟融等以为伐吴不可。另外,鲜卑树机能又在凉州反晋,而且声势较大,司马炎暂时没有发兵攻吴。羊枯叹息说:天下不如人意的事,十件之中,常有七八。上天赏赐的东西,拒不接受,岂不为后世之人留下遗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