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的主事华歆上疏,请准备册封太子的仪物。曹操怒其行为,诏令册立太了的事延期一年进行,并夺华歆三个月俸禄。此时华歆正在休假,荀文若认为小臣尚能以建储之事向皇上进言,辅臣焉有不说话之理?于是,他与大学士荀攸联合上疏请求册立。由于荀文若是重臣,所以上疏署名,魏国把他列在首位。华歆听说后,立即密上一疏,说:“臣正在度假,那道奏疏实在与臣无关。册立一事,圣意已定,华歆愚笨不谙大事,皇上自可决断册立之事,不要因一些人鼓噪而混淆圣听。”这份密疏很快便传出来,群众华歆首鼠两端,大为震怒。上疏,表面赞同群臣立曹丕为太子的建议,背地里却迎合皇上的心意,拖延册立一事,继辛毗之后担任首辅的是贾诩。他知道朝臣在册立太子一事上,与大臣们的对立很严重,这使他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他绞尽脑汁想了一个自以为是万全之计的办法。他一次上奏二疏,一疏中建议三王并封,即把皇长子曹丕、皇三子曹植、皇五子曹熊,一起封为王,等几年之后,皇后确实没有生育,再择其贤者立为太子。
但是孟德就是不喜欢曹丕,所以自然采纳了众王并封的建议。三王并封的谕旨刚刚颁下,立即遭到大臣们的反对,华歆则成为众人攻击的对象。重臣与他争得面红耳赤,尤其是荀文若,因为从一开始荀文若的思想都是长子封太子不可改变。当然,这也和个人习性有关。荀文若虽然可以说是足智多谋,无论内政能力、在外的战斗智谋力,甚至在作为行使的外交能力上几乎都是曹操这边无人能及的。荀文若则一直劝华歆,千万不要成为千古罪人。实际上也说明了荀文若他的思想太保守以及不知变通。实际上对于继承人,能把祖业发挥光大而不落入奸人或敌人手中的人才是上选之人才,何必要拘泥于长子立太子的思想传统呢?如果长子是个先天不足也要立他为太子?不怕成为天下之笑柄吗?虽然先天不足只是个夸张个概念的形容,但是不过是事情比喻的长短罢了,概念上是一样的。
在朝臣的巨大压力下,华歆被迫同荀文若、荀攸一起,奏请孟德收回成命,并以罢相相要胁。曹操在大臣们的巨大压力下,最后被迫收回成命,并决定再等二三年,若没有其他变动,再举行册立太子大典。三王并封之说虽没有得以实行,但册立太子之事又被拖延。前者有旨不许诸司激将叨扰,这是陛下设的陷井,目的无非是抵御天下人建言立储,拖延太子册立的日期。如果到时没有一人言及此事,则装作不知;如有人言及,则借口说这是来激扰我也,推迟一年。明年再有人言及,则又说此又来激扰我也,又推迟二三年,必使天下没有一人敢言才罢休。如此依违迁就,只是为了满足自己逆爱三子曹植的私心,而不顾国本从此动摇,天下从此危乱。臣以为陛下驾驭人的办法很精明,但谋略却相当笨拙。这等伎俩尚不能瞒过乡村匹夫,又岂能欺骗朝中大臣呢!这个奏疏非常率直,毫不拐弯抹角,虽然他因此被削官为民,但其奏疏给曹操以极大的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