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很少有打铁打出名气的铁匠,而蒲元就是其中之一。蜀汉大将姜维写过一篇文章叫《蒲元别传》,里面记载了一个关于蒲元的小故事。故事是蒲元在斜谷为诸葛亮北伐的部队打造军刀的时候发生的。当时蒲元为诸葛亮打造三千把军刀,刀打好之前,他却对淬火的用水提出了要求。我们知道,打铁有个必要的流程叫淬火,简而言之就是把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之后突然用水冷却,以增加其硬度的过程。斜谷近汉水,从汉水中取水淬火最方便,而蒲元却说汉水的水质不好,是软水,不适合淬火。蒲元接着就说,蜀江的江水水质好,是上天赐给打铁匠的硬水,要去蜀江取水来淬火才行。结果随从就去成都取了蜀江的江水,没想到蒲元又不满意了,说这水掺了涪江的江水,不能淬火。随从一口咬定桶中水没有掺杂,蒲元就把刀往水里划了一下,一下就辨认出来,说水中掺了八升的涪江水。随从这才承认实情,倒地叩头,说走到涪江边时不小心把水打翻了,就补了八升的涪江水。
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蒲元识水。虽然一看就带有传说色彩和夸张性,但是正因为《蒲元别传》中的夸张,这个故事才能生动风趣流传后世。不过蒲元在历史上是确有其人的,他也是诸葛亮丞相府中的幕僚,任西曹椽,主管相府属吏的任用。单做相府一个不大不小的官吏肯定不足以让蒲元流传后世,蒲元最出名的还是他打出的刀。也许蒲元准确识水的能力被夸张了,但他打出的刀把把是好刀。传说他打出的刀削铁如泥,是三国时代最锋锐的量产兵刃。
斜谷位置图
发掘出土的铁器文物
其实三国时期,蜀国的铁器在质量上确实是领先全国的。铁器在春秋末期和战国初期首先开始,被应用于农业生产和军事,经过秦汉两朝的发展,到三国时期已经成为普遍应用的一种工具。铁器比青铜器锋利、耐用,无论是用作兵刃还是炼制铠甲,都能极大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据史料考证,蜀国军队基本可以做到铠甲头盔人人装备铁器,这是领先于魏国,远远领先于吴国的。三国互相厮杀,长年征战,每个国家都尝试最大限度地发掘自己所掌控的资源所能催生的军事潜能。蜀地铁矿丰富,河流水质利于淬炼,自然能打出好铁器,也自然会催生出蒲元这样拥有高端打铁技术的铁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