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文若(约163-212年),字文若,司隶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他是曹操手下的重要谋士,被誉为“东方之奇才”,但在三国时期却相对被冷落,鲜为人知。荀文若虽然没有像诸葛亮那般出尽风头,但他却是曹操的得力谋士之一。
荀文若年轻时曾在刘表府中任职,在当地结识了曹操。后曹操南征时,荀文若跟随曹操进入荆州,负责谋划作战计划。在赤壁之战前,荀文若曾劝阻曹操不应轻敌,但曹操却不听劝告,最终导致了曹军的失败。荀文若在此次战败后,为曹操出谋划策,帮助其稳固基业。
荀文若不仅在军事上有过出色表现,在政治上也有着深远影响。他主张以德治国,提倡宽政仁政,得到了曹操的高度赏识。荀文若在后期主持冀州、徐州等地的政务,严明纪律,整顿政风,深得士民拥戴。
然而,荀文若并非平步青云,他也曾因进谗言而被贬谪。后来曹操辅佐曹丕称帝后,荀文若因病去世,享年约50岁。虽然在历史上荀文若的名声并不如诸葛亮和周瑜那般响亮,但他也是三国历史上不可忽视的一位人物,他的谋略智慧和政治才干为后人所称道。